贵湖华人网
地产经纪 Lisa Chou
地产经纪
地产经纪 李德军Roy  Li
吴泽宇律师事务所
北美华人新生活
许鹏牙科诊所
万通电讯
金房地产
地产经纪  Dennis Xu
第一阳光地产经纪公司
会计师 Tony Zhang
广告招租
广告招租

圭尔夫华人网 - 圭尔夫(贵湖)华人中文门户网站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疫情拐点将到?医学专家:最坏打算 最长期奋战

2020-2-3 05:02| 发布者: leedell| 查看: 43| 评论: 0|来自: 中国科学报

摘要:   1月31日,是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团队进驻武汉的第6天。  此前一天,他们紧急展开的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开始运行,大大加快了确诊速度。  陈薇是在阻击非典、抗击埃博拉等多 ...

  1月31日,是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团队进驻武汉的第6天。

  此前一天,他们紧急展开的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开始运行,大大加快了确诊速度。

  陈薇是在阻击非典、抗击埃博拉等多场硬仗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女科学家,也被视作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制赛跑中的“种子选手”。

  30日当晚8点和31日晚11点,陈薇两次在忙碌一天后,接受《中国科学报》独家专访。

  《中国科学报》:疫苗是大家现在最关注的问题。目前存在两种声音:一种是我们离拥有疫苗已经很近,另一种则是疫苗短期内无法派上用场,即便研制出来,恐怕也成了“马后炮”。 哪种声音更符合实际?而且冠状病毒以变异迅速著称,会不会等研制出疫苗,病毒已经变异到能逃避疫苗了?

  陈薇:目前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快马加鞭地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。但疫苗研发有固有的周期和规律,而我们对这个新病毒的生物特性、致病机理、传播机制、易感人群等,了解还非常肤浅,因此目前有些平台上报道“最快一个月内”拿到疫苗,我认为是不现实的。

  当然,我也不排除有非常优秀的科研团队能做得更快更好。1月28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在12周内研制出疫苗,我相信我国科研人员的速度不会亚于美国。

  而且,疫苗不会是“马后炮”。新型冠状病毒变异再快,也在冠状病毒这个大类里,目前大数据研究发展迅速,一旦有新变异出现,可以马上通过生物信息学或大数据挖掘找到共用的靶抗原、发病机制或受体,可以快速指导疫苗的改良。

  《中国科学报》:有专家说即将迎来疫情拐点,你的判断是什么?

  陈薇:从现在来看,拐点可能很快就会到来。 但是第一个拐点到来之后,疫病会不会还有第二峰、第三峰呢?对此,我们还是要做最坏的打算,拿出最充分的方案,准备最长期的奋战。

  《中国科学报》:17年前,你们研发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在抗击非典中发挥了关键作用,1.4万名预防性使用“重组人干扰素ω”喷鼻剂的医护人员,无一例感染。这一次,广谱抗病毒喷剂是否也派上了用场?普通群众可以用它进行日常预防吗?

  陈薇:作为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,这种喷鼻剂对RNA病毒的抑制效果还是比较好的,而且有一定提高免疫力的作用。

  在目前缺乏特效药物的情况下,部分一线医护人员正在使用。但由于这种喷鼻剂有一定技术难度,还没有大规模生产。如果国家认为这可以作为一个急用物资,我们是具备一定应急扩大生产能力的。

  《中国科学报》:有人说,此次与新型冠状病毒狭路相逢,最令人痛心遗憾的是很多非典的经验教训被抛弃了。真实情况的确如此吗?

  陈薇:我不同意这个观点。

  非典是我国公共卫生管理的一个分水岭,从那以后,我国有关传染病防治的人才队伍、平台条件、技术储备和专项研究,都不可同日而语了。 目前,如果我国国力不强大,早就被宣布为“疫区”了。

  《中国科学报》:比起SARS冠状病毒,新型冠状病毒似乎更“狡猾”,特别是隐性携带者造成的传播简直防不胜防。

  陈薇:每种疾病都有它的新特点,但终究无外乎控制3个环节:病原体、传播途径、易感人群。

  面对隐性传播,最原始的隔离就是最好的办法。有必要与人接触时,相隔1.5~2米以上交流,回来尽快洗手消毒,不要揉眼睛,不要摸口鼻。

  当然,我国这么大,人这么多,人人都做好很难。这就需要网格化的社会管理发挥作用,每个管理者都要守好自己的一方寸土。 现在真的需要全体中国人同心同德!

  《中国科学报》:新型冠状病毒在脱离生物体的条件下究竟能存活多久?

  陈薇:目前还没有真实数据,因为当前分离出的活病毒大多用来做药物筛选试验了,毕竟疫情防控和抢救病人才是目前的首要任务。

  当然,即便是一种新病毒,它仍然是冠状病毒大家族的成员,所以这方面的基本特征不会偏离太多。 SARS冠状病毒可以在土壤、玻璃、金属、塑料等表面存活2~3天,这个数据可以作为参考。

  《中国科学报》:怎样才是真正战胜疫情?

  陈薇:所谓的战胜有几种:第一就是根除。这是最理想的状态,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。但人类历史上真正根除的传染病其实很少,比如完全消灭的天花和即将被消灭的小儿麻痹。第二种就是像非典那样,17年间,再没有出现过跟SARS冠状病毒序列相同、可以人传人的病毒。第三种就像H1N1那样,虽然控制住了当年的大流行,但不时还会出现一定规模的流行,目前把这种病毒作为常规接种流感疫苗的一种成分来阻断继续流行。

  遇到一种新病,我们当然希望能彻底消灭它。但有时候,过度干预反而可能刺激它快速突变——这里面有很多权衡和博弈。 因此,新型冠状病毒将被何种方式“战胜”,现在还不好预测,一切都在发展当中。

  《中国科学报》:目前还有哪些比较担心的问题?

  陈薇:中间宿主还没有找到,也许还在发挥着作用。

  《中国科学报》:最近一些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论文引起了巨大争议,对此你怎么看?

  陈薇:发论文本身无可厚非。但疫情当头,关键数据的及时公开、共享有利于各方力量齐心协力做好疫情防控,这是一个需要关注并通过立法保障的问题。

  《中国科学报》:关于这次疫情,你最想说的是什么?

  陈薇:疫情防控绝对不能等到疫情来了再做。

  国家有必要建立防疫科研白名单,形成真正有力的“首席科学家”体制,长期支持一批团队一辈子就做某种病毒或细菌的深入系统研究,不追热点,敢坐冷板凳,别管这个病毒是来了还是走了。最关键的是,一旦疫情发生,就能迅速找到最权威的团队,即使出了事故也知道打谁的板子。

  国家还应从立法层面管理疫情的反馈流程,明确规定各部门的主要职能,并且对信息公开、数据共享不及时不透明导致的不良后果进行依法惩处。

  此外,在缺乏疫苗和特效药的前提下,康复患者的血浆是临床特异性治疗最可及的资源。1月31日上午,国家科技部下发了《关于请协助采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血液样本的函》。 有22名康复患者表示愿意让我们检测血液标本是否符合献浆标准,其中有的人身体虚弱,连采血都很困难,这让我们非常感动。

  《中国科学报》:你在武汉抗疫一线,看到了哪些印象深刻的景象?

  陈薇:医护人员确实很疲惫。

  我1月30日上午在金银潭医院,见到了张定宇院长。他本身是一个渐冻症患者,自己的妻子也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,但还夜以继日奋战在一线抢救生命。我对他说:“你的事迹让我非常感动。”

  《中国科学报》:他怎么回复的?

  陈薇:他说“彼此彼此”(笑)。

最新评论

时代商务
时代商务
爱书书店
安妮理发
牙医
广告招租
广告招租

广告合作(Contact Us)|关于我们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圭尔夫华人网

GMT-5, 2024-11-26 05:25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Licensed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