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5公里的总长 40米深的隧道 33个沉管 1269亿的总投资 3216个日夜 2000多人的参与 ……
港珠澳大桥 这组惊人的数据, 你是不是已经猜到了它的由来? 它所描述的是世界最长跨海大桥——港珠澳大桥 这座大桥集桥、岛、隧于一体, 东接香港,西连珠海澳门, 被英国《卫报》誉为‘现代世界七大奇迹’之一。 听了这组数据,90后亚美尼亚小夫妻高佳丽(Gabrielyan Goharik)、凯撒(Barseghyan Ghazaros)早就想亲身体验,前几天,跟着《中国吸引力》节目的脚步,两人不仅实现了心愿,还在广州青年钟宝莹的带领下,和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预制厂副厂长陈聪聊了聊。 行驶在水下40多米的深度,究竟是什么感觉?高佳丽、凯撒一直无法想象。 可当车辆缓缓驶入沉管隧道,他们却没有任何不适,根本感觉不到自己是在这样的深度下乘车。
港珠澳大桥 感叹于中国的技术很厉害,两人掏出手机变身拍照“狂魔”,记录下大桥上的风景,迫不及待地发到朋友圈和家人、朋友“秀”了一把。
港珠澳大桥 体验了大桥的平稳、畅通,高佳丽、凯撒十分好奇,这么一座宏伟的大桥是如何建成的?它在技术上有哪些突破领先于世界?这些疑问在陈聪的分享中被一一解答。
从繁华都市刚来桂山岛时,没有给力的水电设施,生活环境也很艰苦,陈聪和他的同事只能做一次“从无到有”的创造。从荒芜一物到接连刷新世界纪录,7年的时间,陈聪亲身参与、见证了港珠澳大桥的诞生。
港珠澳大桥修建 “当时到处都是荒山野岭,我们每个人背个行军壶,用自己的双手一点点去建设。”克服重重困难,历时仅14个月,团队就建成了占地56万平米的世界最大沉管预制工厂。
港珠澳大桥修建 听到这里,高佳丽已经成了陈聪的“小迷妹”,这样厉害的工程师,在她眼里很帅,而陈聪却调侃自己就是网络上说的“理工男”,沉管预制的成功也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。 沉管预制厂一千多个工人,每一个人都将最普通的工作做到极致,才保证了沉管的滴水不漏。
(E33沉管水下对接) “这种工匠精神不代表多高的学历,或是多高的技术水平,而是把一个简单的事情做好,哪怕是一个螺丝钉,也要把它做得最好。千人匠心,才于平凡中创造出不凡,铸就了世界桥梁技术的巅峰。”陈聪说道。
港珠澳大桥 说起大桥取得的成绩,陈聪如数家珍。 “沉管的安装、最终接头的安装,每一个都是世界级的难题”。5.6公里的隧道长度、8万吨的沉管体量、双向六车道的实现......人们所看到的每一个数字,背后都是两千多名建设者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。
(最终接头安装) “大桥一共有33个沉管,安装到第15个沉管的时候,每安装一节都在刷新我们自己的记录。”中国建设团队以自己的勇气与智慧,在“唯一”的基础上创造出多项世界第一。 听完陈聪分享的一个个故事,高佳丽赞叹于这种中国工匠精神,“希望中国能和我们的国家建立合作,把这样的桥建到亚美尼亚去”。
港珠澳大桥的建成,对三地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变化?聊到这个话题,土生土长的广州人钟宝莹很有发言权。 自小她身边来自港澳的同学就不少,原来同学们回家不是要排队坐船,就是要绕远路坐车,大桥建成后,原本一到三个小时的路程缩短为45分钟,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。
港珠澳大桥 技术上的突破,与一个国家完善工业体系的支持密不可分。 “原来我们是有什么设备就去做什么工程,但现在变成了有什么工程我们就去造什么设备”。工业体系日渐成熟让土生土长的中国制造有了依靠”。
港珠澳大桥 如今,车辆来往于大桥, 或跨于海面,或深入海底。 望洋兴叹已是过去, 新时代的“过伶仃洋”正在上演。 一座大桥,连接三地。 这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大桥, 更是一条沟通着三地情感与精神的纽带, 车流在这里擦肩而过,彼此交织, 来来往往,不分你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