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5日,位于涪陵白涛街道的816地下核工程景区开门迎客。这是中国三线建设期间为数不多的两个核燃料基地之一。数据显示,从1966年开建至1984年停建,约有6万多人参加工程建设。洞体工程设计可以预防100万吨氢弹空中爆炸冲击和1000磅炸弹直接命中攻击,还能抵抗8级地震破坏。悠长神秘的引水洞充满了科幻色彩。
816地下核工程总建筑面积10.4万平方米,大型洞室有18个,道路、导洞、支洞、隧道及竖井等达到130条,所有洞体的轴向线长叠加达20余公里,其中,最大洞室高达79.6米,侧墙开挖跨度为25.2米,拱顶跨度为31.2米,面积为1.3万平方米。这样“洞中有楼、楼中洞有,洞中有河”的工程设计在1978年曾获国家科技大会奖集体奖。
如今对外开放的景区综合运用声光电效果,并模拟还原核工程原有部分功能,例如104大厅曾是我国第一台原子能发电厂所在地,这里模拟设置了汽轮发电工作等场景。
同时,816工程的历史背景、定点选址、工程建设、解密(视频)开放等内容,也通过图片、实物等形式在景区内有所展示。
“为了不破坏洞内原有结构,让游客在原生态基础上感受到更多视觉、听觉所带来的综合性体验,我们运用了声光电效果。”参与“816工程”封闭打造的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元军告诉记者。
“我们在101区域3楼锅底搭建了玻璃廊道,模拟核原料的反映绿光,游客从锅底上方穿行而过,可身临其境的感受锅底50年的沉积;在全长约3公里,储水量为2.4万立方米的‘816工程’供水系统引水洞内,我们布置了蓝色及红色环形灯带,能让游客看清楚整个供水系统。”张元军说。
“之前我们开放的代号(视频)101、104区域只是整个工程的‘冰山一角’,这次改造工程将全新开放105、221、229区域,全程游览时间从原来的1小时增加到3小时左右。”中共重庆涪陵区委常委、副区长刘康中告诉中新社记者,“我们要把‘816工程’打造成为集核科普中心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互动体验中心为一体的综合体项目。”
被誉为“深埋山间的绝世和氏璧”的“816工程”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。1966年,经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,重庆涪陵白涛镇建造了为制造原子弹提供核原料的地下核工厂“816地下核工程”。“816工程”主要生产钚239核燃料。
2002年,“816工程”被国防科工委正式下达解密令,它的神秘面纱由此揭开。2010年,“816工程”首次作为景点向游客部分开放。随后,为了进一步完善升级景区设施,2015年涪陵区政府对“816工程”进行为期一年的全封闭打造。
洞内的声光电效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