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国内楼市限购的背景下,一些财力雄厚的中国买家将目光转向了海外购房。有数据显示,去年获得加拿大、美国、澳洲三国投资移民签证的中国居民超过6000人。国际地产顾问高力国际北亚区董事总经理柳维伦表示,一些楼盘有六到九成是中国人购买,甚至有中国人排队48小时等一个新楼盘开盘,或者出钱雇人排队。 「第一财经日报」报导,高力国际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,中国投资者在加拿大温哥华的购房比例持续增加,截至今年第一季度,已达29%,较去年25%的比例上升四个百分点。 报导说,移民人口的增加,使得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房地产市场越来越重要的客户。高力国际的国际物业董事赖锦雄指出,去年以来华人投资国际物业金额增加明显,仅在温哥华,2010年华人投资房产金额就达50亿加元。 伦敦当地的一名置业顾问则说,由于英镑疲软,伦敦的房产现在与北京、上海和香港相比更值得购买。数据显示,中国人在伦敦购入的房产价格大多在40万到100万英镑之间。 而一位刚在美国德州置业的中国居民表示,他的房屋价格45万美元,仅相当于北京五环一套100平方公尺左右的公寓。他说,「在美国的个人房价收入比仅四倍,远低于中国。这是家人决定在美国买房的主要原因」。 地产咨询公司世邦魏理仕则指出,随着中国国内高端物业质量的快速提升、楼价上涨,到境外看物业的人越来越多。据指出,长江三角区域的上海、宁波、温州以及杭州等地的投资者是海外置业的主体。 报导说,过去六个月,通过高力国际在中国的国际物业部已完成超过13亿元人民币的海外住宅项目投资,温哥华是主要投资目的地之一,其它比较受欢迎的国家包括英国、澳洲等。 「财新网」则指出,越来越多的海外房地产项目意识到了中国购买力的强势「崛起」。中国人海外置业人群大体分为三类:一是留学;二是移民;三是纯粹的物业投资。 加拿大房产经纪人康姆.古德(Cam Good)为了销售多伦多市郊埃托比科克的一个项目,在香港和北京分别开了办公室。他认为,中国人在加拿大买房主要是为了将财富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。 中国购买力正在席卷海外房地产市场。目前中国购买力不仅支撑了加拿大温哥华、多伦多等中国移民密集地区的房价,英国伦敦、澳洲悉尼和墨尔本、新加坡和美国旧金山等地,都到处可见中国投资客的身影。 但中国资金和中国式的「炒房」思维,已引起当地居民抱怨。财新网引述地产专业人士张军的话说,由于贷款利息低,很多在加拿大买房的中国人都会利用银行贷款,贷款比例多在50%左右。「一些中国移民家庭有很强的炒房意识,有了一套想买两套,有了两套想买三套。」他说,当地居民都抱怨,房价上涨「都是中国人惹祸」。 报导说,房价上涨,一方面意味着当地人换更大房屋时需要支付更多的成本;另一方面,由于价格上涨,每年需要缴纳的物业税也相应增加。在加拿大,每年4月都要对物业进行报税,政府会对每一栋物业给出评估价格,物业持有人需按照一定的税率纳税。在温哥华,物业税税率为0.41%。 温哥华房价的快速上涨,使得当地一些人开始呼吁遏制外国投资,以防止本地人被高房价「挤出」房地产市场之外。加拿大皇家银行的经济学家罗伯特霍格(Robert Hogue)小心翼翼地不把温哥华房地产市场说成「泡沫」,但是他认为那是一个「高风险区域」。 不过,「炒」加拿大的房,还须算清各类税负的成本。在买房时,买房人要支付12%的统一销售税、物业转让税(20万加币以上1%,超过20万部分交2%)。这两项税,如果房屋属于自用,则必须要支付;如果房屋用于出租等商业性用途,则可以获得最高2万6250加币的退税。相应的,用于出租等商业性用途的房屋,其租金收益需要缴纳净收益25%的税款。 高力国际北亚区董事高晓辉指出,中国人去海外置业投资,应尽量少从「中国式炒房」的思路出发去考虑「抄底」,因为海外市场依然存在风险,投资者在决策前需谨慎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程度。 消息来源:世界日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