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式会员
- 积分
- 62
- 金钱
- 2820
- 威望
- 62
- 注册时间
- 2010-9-10
|
溺爱型
, X1 a% d" {6 A4 Z9 m f; s& L* V$ j4 `. P4 U- X1 ~- L( F% v( _) p
任性自私不礼貌
' T2 o" T) T/ J' P% p8 a- h2 j1 P4 {. T, a& z
阳阳是家里的“小皇帝”,从生下来起一家人都围着他转。家里人想尽办法让他高兴,什么好吃的、好玩的都归他一人享用,玩具、衣服要什么买什么。有一次,阳阳看上的电动玩具当时没有买,他便坐在地上又哭又闹,委屈得不得了!
" H; b/ c2 ^# O2 d1 ?2 n0 V! Q
2 F, e2 J2 D# S5 e/ A) a% \像阳阳这样的孩子在中国并不少见,根据山东省中山心理治疗与咨询研究中心的统计,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家庭中,溺爱型家庭占到70%—80%。溺爱型家庭里,家长过度宠爱孩子,对孩子的要求无条件接受,想尽一切办法满足,即使孩子做错了,也要为其争辩。现在,大多数家庭都是四个老人,两个父母共爱一个孩子,溺爱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。有人形象的称为“四二一”综合征。" s& Z" f7 q$ E) m4 u7 E9 a
! |0 |/ K# q/ j; K6 y
但是,这样的孩子习惯高人一等、以自我为中心,容易形成任性自私、不懂礼貌、缺乏同情心等不良的性格特征。在人际交往中,他们缺乏责任感、不懂得关心别人,难以交到朋友,逐渐孤僻离群,遇到不满容易导致攻击报复等反社会行为。5 \0 `, N6 ?" j" t) @9 F7 ?/ w
& f3 f# {5 A2 H1 g ?5 d; @. {( v
针对溺爱的孩子,家长首先立即停止溺爱,建立正常的家庭规则;其次,家庭里是非对错要分清,不能盲从孩子的行为;再次,教导和鼓励孩子用平等的心态和他人交往。
, l- f7 ` X: n
R. n7 Q, V) p干涉型- ^# t3 ~: t9 N; p
6 B, n- U9 l' N6 k$ |9 V6 ^缺乏主见难独立
$ m, }2 Y1 [' n7 d- [) o$ z: W& W. K& p' X4 A5 S6 y
贝贝从小到大,除了学习,什么事都不用管。吃什么穿什么,和谁玩儿,都是爸爸妈妈说了算。现在,上初三了,父母担心他上网、早恋,每天都接送,出去玩一会儿就打个电话问问。贝贝觉得自己就是个“电动娃娃”,有苦没处说。+ Y7 m( U# x- C; D4 [: R
% y! x$ `; M5 d
干涉型家庭是另一种常见的不良亲子关系,占30%—40%。家长出于一种保护的态度对待孩子,为了使孩子变得更好而细心照顾,尽量给予帮助和嘱咐。有的家长甚至对孩子的学习、健康、前途等过分担忧。( M6 u9 X6 _% g
但是,由于过分保护,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差,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。由于习惯依赖父母,他们做事没有主见,犹豫不决。心理承受能力差,遇到困难容易灰心沮丧,甚至焦虑不安。此外,这样的孩子到青春期容易出现对抗行为,对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故意反着做,导致学习成绩下降。
1 N* v7 a0 w7 ? ~5 J3 [7 n
# Z# E) f. [0 L2 j$ ~ a对此,第一,在日常生活中要给予孩子信任,让孩子有机会为自己负责。可以让孩子适当吃点苦。第二,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特点,家长要逐渐放手,不断调整亲子关系,制定适合孩子情况的发展目标。第三,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“私人财产”,要懂得尊重孩子,让孩子有做决定的机会。$ ` ^+ u3 L3 d% P5 f( e0 s
0 L# D, z3 a7 Y% O期待型$ t) W3 ~: q( i. i
8 ]" X; h. `# t' k
胆小畏缩少自信. _$ m- o1 X4 [; w/ Q
& P% L- v- d5 R0 J" o" g小楠从小就听到妈妈在耳边说“你是妈妈的希望,一定要努力学习,考上名牌大学弥补妈妈的遗憾”、“妈妈一辈子的心愿就寄托在你身上”……现在,一到大考的时候,小楠就特别紧张,担心自己考不好,甚至睡不着觉,眼前老是出现妈妈期待的眼神。
. u, Z5 v0 g% j7 o8 ~( V! m, s
1 F/ a/ Z0 e w% B中国父母往往对孩子以支配的方式进行教育,称为期待型亲子关系。这样的父母对孩子虽有爱,但常以严厉、顽固、强迫的态度或禁止、命令的方式来监督孩子;或者把自己的夙愿、希望投射在孩子身上,忽视子女的能力与性格,希望孩子完全遵从父母的要求和标准去做。4 j2 ^8 Z1 n" b6 `. w( `$ U
O' L6 e: ^- j6 ^% ~0 n2 P9 f# x用过高的期望要求和监督孩子,孩子容易变得敏感,性格胆小畏缩,缺乏自信,独立性差,做事缺乏主动性,不善与人交往。他们情绪不稳定、易自卑,严重时甚至出现抑郁症状。3 Z1 f' |" c+ {
2 m: f( q3 T+ m. b针对这样的家庭,第一,家长不要以大人的尺度去衡量孩子,用成人的眼光给孩子制定目标;第二,不要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心愿的法宝,让孩子自己决定人生;第三,不要使用下命令的方法教育,而要用沟通、引导的方法和孩子交流。$ i5 k2 }6 o6 @
矛盾型; ^8 w. S5 `% n: t9 E
" O; g# a: c$ u$ u( Q6 @逆反焦虑易强迫
' E# l; }5 ` I3 y- |) R
7 O/ G0 L1 R$ t7 `乐乐爱爸爸也爱妈妈,但他有时候觉得左右为难。为他报什么培训班,爸爸妈妈已经吵了好几次了。爸爸说考80分去游乐园,妈妈偏说考90分去才游乐园。该听谁的好?+ N P, |* F1 C; x
, J2 g4 g5 o* v6 [2 W- O( q5 t
矛盾型的家庭,常表现为对孩子的管教态度缺乏一致性,同一行为有时斥责、禁止,有时却宽恕、勉励。父母管教态度不一致也是矛盾的一种表现,例如父亲严厉,而母亲放纵,父亲斥责子女时,母亲却来阻止。/ L0 o% U1 z6 s' ~. I1 `7 P9 I
0 s9 x( [6 I) p! [; S- d
大多数的中国家庭中,母亲负担更多的教养孩子的责任,对细节更为关注,对孩子的要求也更严格;父亲则相对宽松。因此,多数孩子抱怨“妈妈很烦,太唠叨”,产生逆反心理。但是,长期的不一致态度,孩子无所适从,做事难以决定,时间长了出现焦虑情绪,甚至强迫症状。+ Z" X6 d$ W X* u3 M* U) V& G
: B) j5 z" t2 o
对此,首先,父母双方都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,统一教育目标和计划,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保持一致;其次,对孩子的表扬与批评要有一贯性,不能自相矛盾;最后,不要将家庭的纷争、摩擦、矛盾迁移到孩子身上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