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湖华人网
地产经纪 Lisa Chou
地产经纪
地产经纪 李德军Roy  Li
吴泽宇律师事务所
北美华人新生活
许鹏牙科诊所
万通电讯
金房地产
地产经纪  Dennis Xu
第一阳光地产经纪公司
会计师 Tony Zhang
广告招租
广告招租

圭尔夫华人网 - 圭尔夫(贵湖)华人中文门户网站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查看: 369|回复: 0

这样吃鸡蛋等于吞“炸弹”,五大误区要清楚!

[复制链接]

3410

主题

3560

帖子

0

精华

正式会员

Rank: 2

积分
62
金钱
2820
威望
62
注册时间
2010-9-10
发表于 2017-3-20 19:4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北美华人新生活

地产经纪  Dennis Xu

心理热线

新客户广告位
更多广告请点击
中文黄页
) Q1 I3 a2 O" H2 p
( L8 [- c' {$ E4 n5 P: @
         鸡蛋被称为“全营养食品”,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。吃一个鸡蛋就能最大程度地补充人体营养,人们都很喜欢吃鸡蛋。殊不知,这种做法简单且营养价值高的食物,一旦用错方法来吃,就会变成一个“定时炸弹”,分分钟危害人体健康。7 Q0 s. D7 x4 R
鸡蛋是人类理想的天然食品
鸡蛋富含胆固醇、蛋白质等丰富的营养物质。据了解,每100克鸡蛋含蛋白质14.7克,主要为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,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,并与人体蛋白的组成极为近似,很适合人体生理需要、易为机体吸收,利用率高达98%以上。而且每100克鸡蛋含脂肪11~15克,主要集中在蛋黄里,也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,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、固醇类、蛋黄素以及钙磷、维生素A、维生素D及B族维生素,有助于增进神经系统的功能。/ J. F& l8 [* L: f9 X
可见,鸡蛋是最适合人类食用的食物之一。但是鸡蛋虽然是人类理想的天然食品,但在吃法上也应注意科学,否则会得不偿失。
; ]- B' A$ |0 ^9 K. o2 f, ?' n吃鸡蛋的5大误区# e' X1 U" x) s/ B0 C) D8 T4 |) T1 i
1 生吃
& d% A5 ]3 G" @5 g8 z有些人喜欢鸡蛋生吃的口感,殊不知,生吃鸡蛋生吃鸡蛋很可能会把鸡蛋中含有的细菌,如大肠杆菌等吃进肚子去,造成肠胃不适,甚至引起腹泻。而且鸡蛋的蛋白含有抗生物素蛋白需要高温加热破坏,生吃鸡蛋会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,造成身体出现浑身无力、肌肉疼痛、眉毛脱落等症状。
) f/ v# s  y( c) J5 @2 隔夜
4 O1 D4 j7 e3 t4 y很多人都喜欢吃半生不熟的溏心蛋,如果一下子吃不完就会放冰箱里,留到第二天吃。然而,鸡蛋如果没有完全熟透,在保存不当的情形下容易滋生细菌,造成肠胃不适、胀气等症状。
& Y( w' {) z- w, H& W+ m3 空腹吃鸡蛋
+ \4 L! u) W& ?' f  b- U# A
# s" N) v  Z/ I( ~/ u+ O( |5 B) {大部分人都喜欢在早餐时吃上一只鸡蛋,以补充一天所需的能量。空腹吃鸡蛋不是很好,空腹过量进食豆浆、鸡蛋、肉类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,蛋白质会"被迫"转化为热能被消耗掉,起不到营养滋补作用。# z5 G$ n* w& S7 h
4 食用过量
5 w! X6 A" I& Y2 H鸡蛋的蛋白含量非常高。一旦过量食用,可导致代谢产物增多,增加肾脏的负担,从而损害肾脏的机能。所以,普通人一般一天吃一个鸡蛋就足够了,孕妇、产妇、乳母、身体虚弱者以及进行大手术后恢复期的病人,需要多增加优良蛋白质,每天可吃3~4个鸡蛋,但不宜再多。
/ f3 K) D9 V! ]8 E3 x5 煎炸鸡蛋
! @6 J' |3 S4 H, L8 H. s香气四溢的煎鸡蛋,很多人都喜欢吃的,特别是边缘煎得金黄的那种。可实际上,被烤焦的鸡蛋边缘,鸡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,其营养已经被破坏,甚至危害人体健康。' g3 d4 M. @1 j* S: J
鸡蛋物美价廉,一直备受人们青睐,是人体主要的优质蛋白来源。认清吃鸡蛋的五大误区,才能更好地利用鸡蛋,补充身体营养。6 o9 a, S  x! Q% s5 _& g- Q
4 l$ _( R5 R5 F

8 V0 K8 c* \: u6 D  H
友情提示: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,以防诈骗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,谢谢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广告合作(Contact Us)|关于我们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圭尔夫华人网

GMT-4, 2024-6-22 06:29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Licensed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