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式会员
- 积分
- 62
- 金钱
- 2820
- 威望
- 62
- 注册时间
- 2010-9-10
|
1 A; s+ J* C1 u- V5 N6 }% p, ^4 f1 {) @! N& o- P# O) V# v0 W
猛回头、扭腰、弯腰够脚面……当所谓的“医学科普文章”告诉你,65岁以后,这10个动作统统别做,否则“一个动作会令心脑血管崩溃”,你怕不怕?这篇网文可谓刷爆了中老年朋友的社交圈。5 L0 [5 J$ F8 B
“国内外专家共同提醒,10个动作65岁以后尽量别做”,因为“一个动作会令心脑血管崩溃”,这样一篇标题夺目的文章,迅速在春节假后的朋友圈走红成“爆文”,略一搜索,转到了2500多个自媒体公众号上,几乎每个转发的都有上万阅读量。
) K, s9 Z; l. U4 G, y' f" W8 ^图片来源于网络 动作1:猛然回头7 w M! R4 H# q8 {; N
此动作易致头痛头晕,严重时可诱发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、颈部骨折等,这是因为脖子含颈椎、密集的神经和血管等,中老年人颈椎脆弱,可能会成为令心脑血管崩溃的导火索。
4 w2 I# V5 t3 g; ?1 ?1 u动作2:弯腰够脚面
6 {8 j. e8 C+ J5 J& \$ i0 @& Y% p双腿直立,然后弯腰用双手够脚面的动作,由于中老年人臀、背的关节力量削弱,易导致肌肉损伤甚至骨折。建议老人以活动腕关节、踝关节,或快走几分钟来代替此动作进行运动前热身。
3 v a$ w9 M2 S& V动作3:仰卧起坐- l5 h/ |7 A; x$ i+ R5 S: \* a) Q
此动作需要双手抱头,而双手抱头需要前驱力量,老人可能因手臂肌肉力量不足导致身体不平衡;另外,该动作要用到全脊柱,中老年人颈椎、腰椎问题再加上骨质疏松,极易造成运动损伤;低头可导致血压升高出意外。
' P3 H- c4 e: a5 Q: h8 a- f. \动作4:躯干扭转
: S1 z/ o Q. @; _ u此动作以腰部为轴心,将身体尽可能旋转,中老年人背部肌肉力量下降,活动范围开始受限,站着做这个动作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,也可能因身体不平衡导致摔倒。$ X9 E! g$ I- B8 {" m( ?2 x
动作5:爬楼梯! K% ?6 U5 N% E8 a' i) B9 [
绝大多数6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,关节已经退化,上下楼梯或爬山时,膝关节承受的人体重量是平时的3~5倍,这会加重关节老化。( u: p V& r, i
动作6:站着穿裤子穿鞋
U( e. K- ~% x" J$ B! {中老年人韧带、关节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或病变,此动作容易因平衡性差导致跌倒,继而造成骨折,还有可能因为总低头而刺激心脑血管,导致血压升高。+ c. u3 L r8 L0 Y7 s3 B, p' u: k" G# H
动作7:倒着走路9 a, x3 M+ ?" ^3 z$ H$ ^
: }! n& Y# s' v0 \' e
由于中老年人的平衡性、视力、反应能力等有所下降,反而容易引发意外。如果听到意外声响,中老年人还容易条件反射地猛回头,更增加了健康风险。
% p0 c: l% n% C# J" H3 @9 A动作8:猛起床
; Z! K X3 O. E如果起床太快太猛,有可能造成中老年人血压突然升高,导致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。起床过猛还容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,会因脑供血不足而导致晕厥或眩晕。( }3 t% @2 W6 {
动作9:弯腰取重物, l. J. t' z; @. l
中老年人腰部经过长年累月的“服役”,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,弯腰直接提取重物,很可能导致“闪腰”等意外发生。
8 }+ d1 t1 u V" \# O0 x动作10:排便太用力% [. A' b9 E4 l6 U
中老年人血管弹性变差,排便时腹压增高,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,血压随之上升,如果此时用力过大,很可能导致颅内血管压力剧增,突发脑溢血。
0 N8 Y- I9 L( q7 G专家点评:“没有科学依据”# ~& A0 ?! ]: R6 }- \1 w. A
上述“爆文”,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二区主任、省医师协会心脏重症分会主任委员、主任医师张斌一看“一个动作会令心脑血管崩溃”的标题,就开始皱眉头,通篇读下来,表示“很混乱,没有科学依据,无法给出确定评论”。
* h- j& _" e9 K3 ~其实看完“爆文”,一般人都会发现,起码有弯腰够脚面、躯干扭转、爬楼梯、弯腰取重物、倒着走路等五六个动作,基本与心脑血管意外没关系,说的是骨折风险,全文虽然引述“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某教授”“美国医学专家某博士”“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某主任”的话,但记者搜索发现,该文起码“综合”了三四篇文章,冬天有《冬天,一个动作可能让心脑血管瞬间崩溃》,夏天有《夏天,一个动作可能让心脑血管瞬间崩溃》……本次“爆文”算是最新的一波再刷屏。
, K8 ] N5 F) r张斌指出,心脑血管崩溃,应该指的是心肌梗死、脑血管梗塞、脑血管破裂等猝死或卒中意外,10个动作里,多数风险在于不当运动或行为可能导致骨折,有的可能与血管风险沾点边,哪来的其中一个动作一做就直接导致血管崩溃?7 Q4 w N3 x. q, F" C: c( s; a+ z
他特别强调,“65岁以后”这种界限说法最不靠谱,“我自己亲眼所见,全人群里40来岁冠心病甚至猝死的人很多”,也有人七、八十岁了,连血管硬化都没有,不能一概而论。& Y' ~5 b0 ~8 G& K) U# H; T
与其担心“回/低个头、扭/弯个腰、起个床”就会“心脑血管崩溃”,不如到医院做个专业的心血管病风险预测,从你坐下来,医生就开始面诊,然后据年龄、性别、相关疾病家族史、腹部中心型肥胖程度、血压值、血脂值、血糖值、是否规律性持续性运动、有没有抽烟喝酒等,给出一份十年内心血管病发生的风险预测,比如20%,那就很高了,再进行上述针对性的防与治。1 D$ N* a% C+ G
护心,这个专家的说法才靠谱!% X7 ^: w) l4 Y) B5 O7 A
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提示,健康“从心开始”,新年护心要有新计划。3 C1 ]( S8 n6 r, O; \" O
一项新投资—— 投资动脉就像投入养老保险
$ b+ \& }$ V% J+ _+ ? D3 s& }" I“动脉粥样硬化是伴随一生的危险,投资你的动脉健康就像投资养老保险。”为动脉投资,是胡大一教授给大家提供的第一份新年规划,而投资动脉,需要从年轻时做起。如果饮食不健康、大量吸烟,特别是过度疲劳,到中年以后,就把心血管病的“火山”弄爆发了。血管中“垃圾”越堆越多,就像包饺子,饺子馅儿越来越多,皮越来越薄,破裂的危险越来越大。如果熬夜、吸烟、不控制血压,就会出现斑块破裂。; j" A0 G& y- \6 v
一种新观念—— 走路代替饮酒保护心脏$ X- h7 d) Y4 i4 V- X7 L: L
“如果每天坚持30分钟的快走、慢跑,达到升高好胆固醇的作用和喝酒是一样的。”应该多走路,树立保护心血管的科学观念。
; o" t: c+ X5 b3 _/ x# J每逢新年这种节假日,便常有因大量饮酒诱发脑出血病,喝死在酒桌上的事件发生。长期大量饮酒会使心脏扩大,心肌收缩力减弱,发生酒精性心肌病。胡大一建议,不喝酒的人没必要买酒预防心血管疾病,如果喝酒不舒服就不喝。喜欢喝酒的人要少喝。白酒一天50毫升,葡萄酒一天不超过150毫升,啤酒一天300毫升。而胡大一教授自己就是限制饮酒加强运动的实践者。他带计步器每天坚持走一万步,十一年来从未间断。8 J5 z0 S# i9 i! c% N0 E& I
3 }" b. Y. `/ E! v
一个新改变—— 保持饥饿就是保证生命质量: M. d, f' x( q9 Z+ U
“适度保持饥饿感就是保证生命质量”。这是胡大一教授给出的新年饮食规划。. M( o' `! i. _! q
饮食最重要的前提是控制总量。没有什么绝对可吃不可吃,多年来形成的饮食习惯不好改,但总量控制八分饱。实际上吃八分饱,不但有利于健康,也应该是一种享受,是一种生活的质量。
# x* F; Y6 ?! ^* ]: A胡大一说,过去我自己饮食控制非常困难。食欲好,吃什么都很香。而且我这个年龄,经过三年困难时期,在河南重灾区,当年饿肚子的感觉太强烈,现在见什么都很香。孩子不吃的东西,我自己打扫战场都吃光了,一粒米都不剩,怕浪费,结果把身体搞坏了。现在到餐桌,不想吃的我坚决不吃,想吃的也留有余地。保持饥饿感也是一种幸福。(综合自广州日报、健康时报) / }+ ^# q6 \- X! @
) U* L$ E' c0 i6 j; h# A1 ?# P5 T7 R' O2 u
|
|